村网通总站 盘河村 429573.nync.com 欢迎您!
阳光安康
开展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服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是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无棣县民政局,柳堡镇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以雷厉风行的态度,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柳堡镇敬老院为基础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符合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培训、学习、辅助就业为一体的精神障碍社区,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今天下午滨州市民政局王进科长一行来棣调研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推进和建设情况。县民政局王秀兰、李宗渤,柳堡镇张文杰陪同调研。
无棣民政局在脱贫攻坚中遇见大量因为精神疾病致贫返贫家庭,精神障碍患者有90%出院后社会功能衰退、外界偏见与歧视等原因,导致了他们回归社区难、家庭照顾成本高。认识到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县民政局抓实事,破堵点,根据《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民发【2017】167号)等文件,积极规划布局服务点,以柳堡镇敬老院为基础,打造精神障碍康复社区,打破精神医院的围墙,形成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综合康复服务体系。跟残联合作,打造“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如康家园品牌,为精神障碍患者谋福利,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实现重拾健康,回归社会。
目前,我县精神智力持证残疾人共有2509名,(其中一、二级精神智力残疾有1550人,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有959人)。社会中存在更多的没法办证或不愿办证的精神障碍人士,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必须坚持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试点步伐,积极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有利于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致残致贫,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促进家庭幸福和社区和谐,对加快乡村振兴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神障碍康复社区的建设前无古人,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机构如何设置、服务如何开展、部门如何协调、社会力量如何参与,都是横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我县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实地调研、交流座谈、研究讨论、征求意见,探索出了一套多措并举,成效显著的做法。
(一)确定服务人群,规划服务网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主要为有康复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的轻度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服务。我县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选定在柳堡镇先行先试,投资几十万元,启动原敬老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打造一处集托养康复、培训、辅助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服务中心。中心设有接待室、心理咨询室、生活技能训练室、文娱活动室、康复训练室、厨房及餐厅等功能室以及再就业培训等专业设施。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按照“1353”计划稳步推进,争取用4年时间在县域12个镇街实现服务网点全覆盖。
(二)优选专业机构,丰富康复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标引入具备专业精神医疗、心理咨询、社工等资质的安康医院做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康复服务中心现有精神专业医师7人、能力评估员3人、心理治疗师2人、社会工作师3人,确保了专业人才队伍下沉在服务点。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日托照料、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心理功能康复、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求助医生能力训练、再就业技能训练等八大功能方面的康复服务。截止目前,已开展居家服务1800余人次,正在中心开展托养康复的有42人,推荐参加过渡就业9人,辅助就业3人。
(三)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了部门协同联动,有效破解了“碎片化”难题。联合政法委、公安、财政、卫健、医保、残联、扶贫等部门,采取福利、医保、保险、救助、康复、奖补等措施,通过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和康复管理,形成了药物救治、社会救助、中心康复、院中联盟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体系。
建立了政府预算资金为主,福彩公益金为辅,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资金保障机制,引导资金使用方向,扩大受益面,提高精准度,发挥资金综合绩效。
引导第三方社会力量等机构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确保场所、设施、人员、服务、保障“五到位”,鼓励各方面社会力量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志愿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良好格局。
通过多方协作、政策衔接、资源共享,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网络。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急处置,实现了重度治疗与轻度康复的无缝衔接,避免了部门分工不明确,互相推诿问题的发生,凝聚出化解社会风险和危害的合力。
(四)制定服务模式,理顺服务流程。依据自愿原则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采用居家康复、日间康复(半托式)、托养康复(全托式)三种模式开展服务。
居家康复是以家庭为基础,康复中心为补充的康复服务模式。每年对家庭照护者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康复照护技能的培训,引导患者家庭建立互助小组。服务中心通过定期随访、入户诊疗的等方式了解近期吃药和身体状况,每年入户开展不少于2次的康复训练。
日间康复是晚上以家庭为主,白天以康复中心为主的康复服务模式(半托式)。早上,本人或由监护人护送至中心,参加身心康复、就业技能等训练,晚上再回家居住。
托养康复是全天候以康复中心为主的康复服务模式(全托式)。监护人将服务对象送到康复中心,签订长期托养协议,按照计划康复。
(五)帮助生活赋能,创造社会价值
在开展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娱疗”+“农疗”+“工疗”的“三疗法”,然后将劳动成果通过电商平台或爱心义卖等方式,转化成收益分配给劳动者,实现就业训练和创造价值的双丰收。
“娱疗”,即通过开展国学教育等方式,提高文化素养,以及在文体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治疗方法。“农疗”,即通过开办绿色农场,建设农疗基地,种植中草药等农作物的治疗方法。“工疗”,即通过开设加工车间,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以及手工零活制作的治疗方法。
(六)研发服务系统,实现“一体化”平台管理。联合残联、卫健、服务机构等部门与软件公司多次研讨、多轮论证,将依托医疗机构和残联数据,完善精神障碍大数据库,实现康复需求、康复训练、统计结算无缝衔接。预计6月初将基本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档案管理功能。实现登记表、原始治疗病例、康复过程、随访记录、评估表、转介单等资料实现在线储存和查询,因人施策,为制定个案康复计划提供详实依据。
2.呼叫求助功能。建立呼叫中心,开通“8912349”24小时求助专线,打造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的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
3.跟踪管理功能。为重点人员配备手机,实现人员定位、轨迹回放、提示告警等功能,达到防走失防意外服务目标。
4.在线监管功能。实现县级指导、镇街监管、中心服务、对象需求四级纵向互联、横向互通的数据网络,便于线上开展服务和监督管理。
5.统计结算功能。按人员类别分为特困人员、孤困儿童、低保、低收入、一般人进行分类统计;按服务模式分为居家康复、日间康复、托养康复进行分类统计;按服务内容设定服务收费标准,根据人员类别设定自负比例,按日期形成统计报表,为定期结算服务费用提供依据。
滨州市民政局领导仔细参观了农疗大棚基地建设情况,参观了精神患者参加农疗、工疗以及娱乐康复的情况,到多功能室察看了资料和档案,对无棣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精神患者做实事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评价。柳堡镇精神障碍康复社区通过康复与就业相结合、加强党建学习与感恩教育、通过药物与心理相融合的治疗康复模式,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日间生活照料、长期托养、生活技能训练、康复训练、工疗农疗等服务,通过多途径,多部门合作,积极寻找适合残疾人庇护托养的合理途径,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岗位,让残疾人“残而不废”,以一技之长走出困境实现自食其力,为精神疾病残疾人提供了一个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对维护社会稳定,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